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文学论文 >

巴赫金小说修辞观:理论阐释与问题意识(5)

时间:2016-04-15 13:41 点击:
当修辞技巧仅仅是话语建构的一种生动形式时,作为一般修辞研究,可以关注;作为小说修辞研究,我们倾向于忽略不计。既然是小说修辞研究,理论上应该在小 说文本系统的整体构架中观察局部技巧,如果淡化对小说家语言

   当修辞技巧仅仅是话语建构的一种生动形式时,作为一般修辞研究,可以关注;作为小说修辞研究,我们倾向于忽略不计。既然是小说修辞研究,理论上应该在小 说文本系统的整体构架中观察局部技巧,如果淡化“对小说家语言的语言学描写”,或删除“小说的某些修辞因素”,不影响小说文本的叙述结构,不减少小说叙述 推进能量,不改变小说叙述推进方向,此类局部技巧至少不是小说的主要修辞元素。
  当局部的修辞技巧拉动了文本整体建构,或影响了文本整体建构的完成形态、甚至人的精神建构的存在状态时,作为小说修辞研究,才是更有阐释价值的。
  因此,话语层面的修辞技巧,可以向文本层面的修辞诗学和主体精神层面的修辞哲学延伸,并在不同层面的延伸、转换和链接中,拓展小说修辞学的理论空间。这方面的研究,本文作者近年有过系列探索。
  五、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:接受反应与问题意识
  国内学术界的“巴赫金热”,在多学科的话语平台呈现为众语喧哗状态,其中对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的接受反应,相对集中为:(外语/中文背景的)语言学视界、文学视界、哲学视界。
  但国内不同学科对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的接受与阐释,都漏失了一些不应该漏失的内容:
   语言学的接受与阐释,忽视了巴氏小说修辞理论的学术目标:虽然巴氏小说修辞理论涉及语言学问题,但巴赫金不是要通过小说修辞研究解决语言学问题,而是通 过语言层面的修辞研究,解决文学理论与批评问题。因此,小说修辞研究可以始于语言学的观察,但不能终于语言学的阐释。而需要在文学理论框架内分析小说修辞 诗学,解析小说语言进入修辞统一体的文本建构功能。在此基础上,向哲学话语空间延伸。巴氏小说修辞理论所涉“对话”、“双声”等,是文本间的意义碰撞、主 体间的思想馈赠,与语言学意义上“对话”的内涵与外延相差甚远。
  文学界和哲学界的接受与阐释,忽视了巴氏小说修辞理论的语言学基础:虽然巴赫 金主张小说修辞研究走出“语言学的生理组织标本”,但他本人熟悉语言学的生理组织标本,巴氏小说修辞理论是“超语言学”的,而不是“去语言学”的。如果研 究者不熟悉“语言学的生理组织标本”,很难在“超语言学”的意义上接受与阐释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。在这方面,文学和哲学背景的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研究,似 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学缺钙。
  巴赫金的小说修辞观,基于他融通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和跨学科视野。这恰恰是国内学术界在梳理巴赫金的小说修辞理论时没 有优化整合的。《巴赫金全集》显示:学术视野开阔的学者,在多学科的话语空间自由穿行所产生的思想能量,有利于实现学术研究之“广博”向“精专”提升。但 国内学术界从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研究,到本土化的小说修辞研究、乃至更为宽泛的文学修辞研究,较多地选择了另一种路向:基于单一学科视野,恪守所属学科通 行的学术操作模式。由此导致的学术现实,正在成为研究巴赫金小说修辞理论的认知障碍。如果将这种学术现象放大观察,不难发现:学术研究中公共阅读的匮乏和 多学科共享空间人气不旺,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缘由。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